递给了李达。李达低头看,只见上面写着:城东槐花街赵家豆腐坊。李达只看了一眼,就知道这是徐福贵以赵家名义开的那家豆腐坊。李达探询的看着赵良才,“给我好好查,”赵良才直接说道,“我要关于这家店的一切情况,重点是要查清楚这家店的收入情况,如果能有详细的帐本,那更好。”李达答应了一声,出门办事去了。
李达心里乐开了花,一年前,他和一个兄弟喝酒,那个兄弟现在已经升到了总捕头,因此多少都有点□□消息。酒过三巡,那个兄弟压低声音说:“城东槐花街的赵家豆腐坊是你们赵家的产业吧!”李达点了点头,虽然这豆腐坊是徐福贵代魏小姐开的,但在外人面前他们都承认是赵家的产业。“听说最近好像出了事,”那个兄弟继续说道,“你让你们将军注意点,又不差那几个钱,弄出事情就麻烦了。”
李达点了点头,再三谢过这位兄弟,临走前又买了壶好酒给他带了回去。把他送走后,李达赶忙找人去查豆腐坊到底出了什么事。将军那时候刚领命出门剿匪去了,别有什么事他们不知道,坏了大事。这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徐福贵满以为这开豆腐坊是个赚钱的营生,本小利厚,除了豆腐外,连带着还有豆浆、豆腐皮等可以卖。等真的开了豆腐坊才发现,这本是小,不过利也薄,每个月除去租金、工人的工钱、做豆腐的成本,竟然没剩下多少钱,至少没达到徐福贵期望的数额。徐福贵是个有大志的人,确切的说,徐福贵是个对赚钱有大志的人,豆腐坊这点收入完全满足不了他对自己的预期。
正在徐福贵为了赚钱大计一筹莫展的时候,豆腐坊隔壁的隔壁的珠宝坊的大掌柜褚乾突然请他喝酒。徐福贵做生意虽然是个新手,但对人情世故十分了解,他很明白在生意场上多个认识的人的重要性。当天晚上,徐福贵和褚乾把酒言欢,当徐福贵向褚乾诉苦豆腐坊本小利薄赚不了钱的时候,褚乾给他指出了一条大道。褚乾说:“你知道西城卖烧饼的郑家吧,”徐福贵点了点头,“你说一个烧饼能挣多少钱,但是这郑家因为烧饼好吃,如今整个京城的烧饼铺几乎都是郑家的。听说这郑家还准备在其他州也开始租铺子卖烧饼。郑家靠着这烧饼,如今在这京城也算能排得上号。你说这烧饼比你这豆腐也多赚不了多少,人家还不是赚的盆满钵满。”
听完褚乾的话,徐福贵若有所思,褚乾接着说道,“我听说你是赵将军府上的人?”徐福贵点了点头,“赵将军圣眷正浓,想来圣上也不会为了几间豆腐坊和他计较。”
这句话无疑说到了徐福贵的心里,左右他不是赵府的人,真出了什么事,有赵府那棵大树顶着,实在不行,还有魏府撑着,怎么也算不到他的头上。
接下来徐福贵就开始了他一统城东豆腐坊的计划,首先下手的自然是那些没有背景的小门小户的豆腐坊,无非是借将军府的势压人,威逼以低价收购人家的豆腐坊。这些小门小户要靠这豆腐坊养家,但因为畏惧将军府的势,虽然百般不愿意,但还是把豆腐坊以低价卖给了徐福贵。
徐福贵就这样陆续收购了城东几家小豆腐坊,但夜路走的多了,终于遇到了鬼。徐福贵认真打听了槐根街刘家豆腐坊的背景,知道这刘家就是京城人士,家里几代连同亲戚没有一个读书人,当官的就更没有了。徐福贵大摇大摆的走进刘家豆腐坊,亮出将军府的招牌,趾高气昂的说要收购刘家豆腐坊。这刘家家里虽没什么当官的,但毕竟是土生土长的京城人士,别说这将军了,就连圣上在逢年过节天下大庆的时候都远远的见过几回。
听说有人要收购豆腐坊,刘家的人不禁心里一喜。这刘家原来没卖过豆腐,开了一年豆腐坊,赔了不少,这会巴不得有人能来接手。“收购?”刘老汉假装很不情愿的说道,“不知道赵将军要出多少钱啊!”“二十两银子。”这是徐福贵看在刘家豆腐坊规模比较大又是京城人的份上,特意多给了些。“什么,二十两?”刘老汉大吃一惊,“你怎么不去抢?”
“这可是将军府看上的,你们有什么意见,去找将军说去。”徐福贵抬出将军府。
“去就去,这将军府也不能不讲理啊!”刘老汉带着他三个儿子就往外走,徐福贵眼看他们要走,给身边带的几个混混使眼色,几个人就上去挡住刘老汉及他儿子的路,几个人推推搡搡间,刘老汉忽然往地上一躺,捂着头“哎呦哎呦”的叫了起来,口里还大喊着“打死人了,将军府要强抢小民的豆腐坊,小民不从,就要把小民一家打死了。”刘老汉一喊,旁边邻居家忽然跑出许多人来围观,还有人跑出去报官。
徐福贵一看事情要闹大,马上开始对刘老汉说好话,正闹腾着,官府的捕头带着几个衙役来了,徐福贵一看官府出面了,心里更害怕了,不等捕头说什么,立刻向刘老汉承认了错误,并答应以刘老汉提出的价格收购豆腐坊并赔偿刘老汉的医药费等一切损失。最后徐福贵带着几个混混灰溜溜的走了,并背上了二千两的债务。
刘老汉一家子狮子大开口,要了二千两的收购和赔偿费。徐福贵根本拿不出这么多钱,一个人坐在店里喝闷酒。正在这个时候,褚乾又来了,“老弟,你也不要为难了,”褚乾喝了一口酒,“这二千两也不是什么大数目,我们云澜坊替你出了。
喜欢良才美玉请大家收藏:(m.dmbook.win),耽美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