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报?”任宣打量着面前的中年书生。
那书生身材瘦削,头上结着一顶方巾,相貌儒雅,举止温文,身边还跟着一名同伴。
中年书生递来一支木简,客气地说道:“敝人兰台典校楚楠。台中整理历年军报,发现去年的军报有几份遗漏,让在下前来抄录。劳烦任从事行个方便。”
任宣是大将军府的参军从事,负责整理各地报来的军情。听说是抄录一年前的旧档,他脸色稍霁,看了看木简,姓名、印记一应俱全,确实是兰台所出。
“一年前的?那可有些日子了。具体是哪几份?”
“兰台几位典校也在核对,尚不知漏了哪些。”
“这可难办了。”任宣道:“大将军府总掌天下军情,各地呈文一年总有几千份。你总不能把几千份都抄回去吧?兰台来找军报,想来是要编审各地军务,以备咨议。你不若先问问,兰台是编订京师、东郡、北原、塞外,还是南疆的合浦、珠崖诸郡的军情,也能省些力气。”
中年书生苦笑道:“乃是年报。”
任宣满脸同情地摇摇头,“这事弄的……月份有吗?”
书生连忙点头,“有,有。去年五月到七月之间。”
“五月啊……”任宣起身走到堆满简牍的木架前,“去年五月,北原骑兵清边,斩首二百;西南拔寨三十,拓地二百里;东郡水师讨贼,遇风浪,折损船只十二……”
任宣一边说一边从架上取下简牍,堆在案上。
军报一份一份摊开,中年书生招呼同伴一起,将简牍的内容抄录下来。
任宣走过来看了两眼,赞许道:“楚典校字写得不错。这位的字……倒也工整。”
那同伴年纪轻轻,看起来憨头憨脑的样子,听到任宣的夸奖,只腼腆地笑了笑。
“任从事,”中年书生指着其中一份简牍道:“这是何处呈来的?简牍格式看来与别处不甚相同。”
“这个啊,是左武军的。”任宣道:“左武军长驻塞外,名义上虽然受朝廷节制,实为募兵,当然与别处不同。”
“哦。”那书生一脸的恍然大悟。
汉国是役兵制,男丁满二十三岁,都必须服役两年,一年在县内,一年在京师,期满返乡,这也是南北二军士兵的来源。至于基层军官,通常由出身军武世家的职业军人担任。而边境戍守的职一般可以出钱免役,朝廷的惯例通常是一半役兵,另一半的缺额则由罪犯充军边塞。左武军采取的募兵制在汉国并不多见,虽然挂着朝廷的名义,但朝廷只提供基本的粮饷,其他的军械、行军支出都由左武军自行募集。
军报上写得很详细,“五月甲申,左武第一军北出五原,讨兽蛮部,覆师于草原……”
“其先,左武大将军王哲募集六国健者以充士卒……”
“是役,军中募卒千余不顾号令,南下亡命……”
“啪”的一声,年轻人手中的笔管折成两段。
“怎么这么不当心!”中年书生喝斥道:“那笔用得久了,笔管是脆的,你用得又不是书刀,手上使那么大力气做甚!”
年轻人唯唯诺诺地应了几声,一边试图把折断的笔再接起来。
久闻兰台清贫,这回也算见识了。任宣从架上拿了支笔,打圆场道:“好了好了,这支笔你先使着。”
卢景感激地接过笔,然后低下头,一笔一划地抄写着:“兽蛮部数万合围,血战竞日,我师遂溃……左武军之败,实败于募卒……”
书生奇道:“左武军既然全军覆没,这军报是谁写的?”
任宣道:“关塞内的左武第二军去了战场,才送回军报。”
“左武第二军……是募兵,还是朝廷戍边的士卒?”
“这个嘛,”任宣笑了笑,笑容颇堪玩味,“就不是我能知道的了。”
…………………………………………………………………………………
虽然不知道齐羽仙究竟从自己这里得到了什么,但吃亏的感觉总萦绕不去。程宗扬无心再一大早赶回洛都,索性偷了片刻清闲,一个人待在静室里,眼睛盯着案上的画卷,脑中整理思路。
房门轻轻拉开,卓云君提着一只描金绘彩的箱子进来。
“建太子又送了一箱器物给期姑娘。”
“这货有毛病吧?我的小妾,他左一箱右一箱的送东西,当我不存在?”
程宗扬说着打开箱子,里面装的都是被枕之物,质地极佳,摸在手中如同轻云,每一件都奢华得惊人。
“啧啧,要是用惯了这些好东西,再用回粗服布被,恐怕连觉都睡不着了。这家伙,还真有些歪心思。”
卓云君道:“那还给期姑娘吗?”
“给!为什么不给?”程宗扬道:“就说是我给的!”
卓云君不禁失笑。
“我又不是给不起。”程宗扬道,“就当是让先她享受吧,改天我再补送她一份。”
卓云君把枕被装回箱内,看着案上道:“这是什么?”
“她画的,怎么样?”
“笔触稚拙了些,但很细致,看来颇用了些心思。”
那幅宫城图已经完成大半,图上楼阙林立,灯火遍布,一椽一瓦都描绘得细致无比,可见当日的一幕给赵合德留下如何深刻的印象。
程宗扬把画卷起来,“她呢?”
“大小姐带她去用朝食了。她吃得不多,像是有心事的样子。”
麻烦啊。程宗
喜欢六朝云龙吟请大家收藏:(m.dmbook.win),耽美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