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被称为“帅”,又姓麻,除了麻贵外,良臣想不到第二人。
而那个“杨总兵”,如果良臣的历史没记错的话,说的应当是被时人称为不世出的名将,却被麻贵砍了脑袋的杨元了。
听杨镐的语气,再看王维栋的反应,似乎他们说的是当年的南原之战,而王维栋就是随杨元一起逃出来的几十个明军之一。
说起南原之战,实是一场血战,此战以明军惨败,近乎全军覆没落幕。
但此战,非战之过。
万历二十五年,准备充足的丰臣秀吉下达了再次侵朝的命令。
十二万日军,分左右两路向朝鲜扑来。
左路军统帅、日本第一军军长小西行长亲率四万九千人攻打全罗道重镇南原。
右路军统帅、日本第二军军长加藤清正则率六万五千人,进攻全州。
明军在南原的守军只有三千五百人,守将就是杨元。
全州的明军守军也只有两千五百人,守将陈愚衷。
而朝鲜方面,因为漆川梁海战水军被日军伏击全军覆没,根本没有军力配合明军作战,只召集了一千多朝鲜兵帮助守卫南原城。
双方兵力的巨大悬殊,注定明军不可能打赢,但是杨元在收到日军大举来攻的情报后,没有率部撤离南原,而是立即加强防御,组织人力在城外挖掘了一条护城河,并将仅有的三门大炮安置在了城门上方。
南原城建于平原之上,没有任何地利可以利用,只有困守孤城死战。
战事很快就打响,面对坚守的明军,日军在小西行长的指挥下开始攻城。他们用火绳枪攻击守军,明军则同样用大炮和火铳反击。
杨元所部是骑兵,守城战使得骑兵优势无法发挥,从一开始,就陷入劣势。
随着时间的推移,南原城守军不断阵亡,士气逐渐低落。
杨元果断派人向全州守将陈愚衷求救,但陈愚衷却按兵不动,然后率部直接逃走。
内无守兵,外无援军,南原成了绝地。
第四天,日军填埋了护城河,并使用攻城梯攻上了城墙。
杨元见大势已去,决定带着余下的明、朝军队突围。
但朝鲜方面拒绝突围,杨元便杀出南门,向汉阳方向逃去,随后日军攻进城中屠城。
最终,杨元杀出重围,三千五百兵只剩四十三人。
内中,就有王维栋。
当时他一路护卫杨元死战,身中数创仍咬牙坚持,用杨镐的话说,真真正正从死人堆里爬出。
南原之战后,日军长驱直入,攻破全州,威胁汉阳。明军统帅麻贵被迫将各地守军召集到汉阳,这种局势直到后来稷山之战爆发后才得到转机。
浑身是血的杨元逃回来后,麻贵亲自接见了他,并对他说了一句话:“南原之败,非战之罪”。
然而,与此同时,麻贵在给兵部的文书中却建议兵部按军法将杨元处斩。
数月之后,杨元被押到辽阳,于众军之前斩首示众。
王维栋至今对此抱不平,他始终认为杨元是冤枉的,麻贵当初以军法杀他难以服众。
良臣也觉杨元死的可惜了。
三千五百人对五万人,杨元死战坚守,最后还从重重包围的日军中成功突出来,不管怎么看,这都是一个英雄,了不起的大英雄!
可这么一个大英雄却死在了自家统帅手里,怎么看,都是个悲剧。
杨元尽到了自己的职责,如果他想跑,一开始就能跑得无影无踪,再多的日军也休想截住他。
因为,杨元的部下清一色都是骑兵。
如果麻贵能给杨元戴罪立功的机会,或许,一颗崭新的帅星此刻正如日中天。正如当年的李如松一样。
无论是李如松还是杨元,二人但只活一个下来,关外的天,就不会变得那么快。
可是人已死,再多的惋惜又有什么用,再多的推演又有什么用!
王维栋这条命是从死人堆里捡回来的,也是杨镐捡回来的。
当年,若非杨镐及时搭救,王维栋也有可能被麻贵斩杀。
在麻贵眼中,凡败军,尽可杀。非杀之,不足以严明军纪。
从军法条例上看,麻贵所为无可厚非。
但是,从人情,从事实,从结果来看,麻贵未免有些苛刻了。
这导致十二年过去,王维栋心中始终对麻贵恨意重重。
他不是恨麻贵也要杀自己,而是恨麻贵不问青红皂白杀了杨元。
南原至汉阳那一路,他看着多少好汉子倒在了日军刀下,他看着杨元这个从不落泪的铁血汉子跪在部下的尸体前痛哭,然后磕了几个响头后继续带着余下的人突围。
杨元行刑前,王维栋曾和一起逃出来的同袍去看过他。
他记得,杨元看到他们时,落寞的神情立刻变得高兴起来。
“只要你们还活着,我杨元死的就不冤。”
杨元慷慨赴死,死时无比安详,因为,他给自己的部下留了点种子。
十二年过去,当年杨元拼死突围也要留下的种子一颗颗在发芽,这些种子的恨意却从未消逝。
王维栋恨麻贵。
所以,他无法接受老经略要向朝廷奏请麻贵来辽东,比他无法接受李如柏复起事实还要坚决。
杨镐知道爱将当年经历了什么,也清楚这桩恩怨不是自己三言两语能够化解的。有些事,他也不能光顾这些老部下,调麻贵来辽东是一定的,因为,杨镐容不得土蛮之役出半点纰漏。
“你先去歇着吧,凡事
喜欢司礼监请大家收藏:(m.dmbook.win),耽美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