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上没有不变的事物,哪怕是人们不想改变也会被环上不想走的道路,其中有太多无奈和不甘,也只是无奈和不甘罢了,他们或许会在心里不断咒骂一些什么,但永远无法改变已经发生过的事情。
随着卫氏朝鲜战场发生了转折,整个辽东的局势也变得明朗起来……
原先有些不安份的夫余贵族们眼睛雪亮地开始见风使舵,越来越多的夫余贵族频繁与汉部的戍卫部队军官接触,他们这么做的唯一目的是想用金钱还是友情打通前往富贵的路途。而显然这么做很有效果,付出巨大的代价后这些贵族的确是被接受了,不过可以预见的是这一代的人不会站得太高,想要有所作为只能等下一代。
不甘心的人或是潜伏或者干脆放弃难以割舍土地走上逃亡的道路,不过他们能选择的地方不多,卫氏朝鲜不是一个好的安身之所,汉国那些自觉高人一等的世家门阀也不会给夫余贵族多少生存的空间,如此一来他们只能选择匈奴。
时局的变化带来的落差是那么的巨大,汉部只不过来到东北一年,许许多多的民族或者部落变成历史尘埃。其中大部份被汉部一口吞下去,本族的文化连残渣也没剩下;有的则是干脆从牧民到部落首领被杀得一个没剩。
那么多民族的消失换来的是汉部的崛起和兴盛,历史上每一个民族在崛起的时候都是踩着另外一些民族,崛起的过程中消灭越多的民族,那么新兴的民族总是会随着消灭更多的民族而变得骄傲和自豪,同时也能凝结成一股难以想象的向心力。
话说……不流血的崛起总是脆弱的,只有流血地崛起才能使人铭记,有付出才懂得艰难和珍惜,不是吗?
卫氏朝鲜南面的重镇辽阳城失去了,新的恐慌情绪开始在普通地卫氏朝鲜人身上蔓延。随之被影响到的就是一些身份不怎么高贵的官吏,这些官吏其实也和普通平民差不多,毕竟他们也要吃饭和生活。有父母、子女和亲戚,他们不像高层的贵族有力量去保护自己和亲人,土生土长就是想逃也没那个财富支撑他们逃了不会饿死,所以他们理所当然是最早出现恐慌的官面人物。
辽阳城的失陷就像是水面丢进了一颗石子,荡漾的水面颠簸到许许多多的人,而更多即将被波及到的卫氏朝鲜人开始向不顾一切地向东面逃,一时间各条道路上充满逃难地人群,他们的目的地是卫氏朝鲜地国都王俭城。
攻陷了辽阳城的黑旗军士气十分高涨,他们再一次用自己地行动告诉世人:我们是汉部最擅于攻城的军队!
事实上黑旗军攻下辽阳城没有任何投机取巧。面对有十二万守军的辽阳城,黑旗军利用本身强悍地实力不过一个月就把辽阳城攻下,黑旗军本身地损失也只不过是一万余地死伤。值得一提的是箭矢消耗很恐怖,不过物资上地消耗和死伤哪个重要自然是不需衡量。
蒙诏攻下辽阳城后俘虏了近八万卫氏朝鲜士卒。同时缴获了大量钱帛与粮食,兵器的缴获自然也是十分多,不过由于军队制式武器的不同。黑旗军基本上是看不上卫氏朝鲜的兵器。缴获的兵器都被运往西林准备储藏或者重新炼化。
在处理战俘上蒙诏不亏是先秦的将军。他为了加大卫氏朝鲜人的恐慌活埋了大约五千名冥顽不化的死硬份子,活埋过程中并不限制卫氏朝鲜的平民看。毕竟蒙诏那么干就是想震慑一些不安份的卫氏朝鲜人,他可不想像攻打肃慎时被袭扰,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活埋足以震慑宵小。
蒙诏活埋了五千余人后却是做出了一个与强硬震慑自相矛盾的动作,他让麾下的军官在战俘中挑选,选出大约一万余被吓破胆的战俘释放。被释放的战俘自然是认为自己在鬼门关上走了一遭,惶恐地逃向了卫氏朝鲜腹地,至于是否再进入卫氏朝鲜军队还是躲在民间,那就不是蒙诏能够控制的了,不过他却可以肯定释放的战俘会给卫氏朝鲜带去更多的恐慌。
同时,蒙诏没有把剩下的六万五千余战俘派人押往西林,他认为这些战俘留下来充当劳力原比押回去更能发挥效用,毕竟在卫氏朝鲜这里新抢来的土地还有许许多多军事设施需要建造,比如原先规定在接近汉国的地域建起一座雄城,六万五千余战俘的劳力还远不够,顶多也只能弄个地基和外围。再则用战俘去修建总比让西林方面派来民玞更加节省资源。
随着黑旗军向前继续推进,蒙诏有理由相信会俘虏更多的战俘,他能完成效忠对象在战前的嘱咐,等卫氏朝鲜战争打完,在汉国边界线建立雄城绝对不缺乏劳力,唯一让蒙诏有些担忧的是雄城可以建,但是汉国会眼睁睁看着汉部修建雄城而无动于衷吗?不过这不是蒙诏该操心的事情,他还是专心应付卫氏朝鲜的反攻也就是了。
“君上向卫氏朝鲜战场增兵五万,如此一来我等可用之兵增多,可粮秣分摊也多了。”
“统领,末将听闻西林是想让其就地取粮?”
“胡说!五万士卒如何就地取粮?搜刮也要有个节制,否则我等苦苦建立的局面岂不是要毁于一旦!”
“末将的确有此听闻。”
“怕是有人故意放出消息吧!”
黑旗军副统领何阎闻言一呆,他的消息来源是西林的家人,而消息则是从西林传出来,如果是有人故意误解,那问题可不是一般的大了。
蒙诏很是不屑的一挑眉头:“除了新近投靠的那帮汉国
喜欢强汉请大家收藏:(m.dmbook.win),耽美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