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的朝会分为三种,大朝、朔望朝、常朝。
大朝,只在正旦、冬至、万寿节举行,其性质是百官向皇帝朝贺,属于礼节性的,规模较大,在奉天殿举行,嘉靖改名皇极殿。
朔望朝,每月的初一,十五举行,其性质如同大朝,只是朝贺,不讨论政事。
常朝,即大家经常所说的早朝,在皇极门处理政事。明代的早朝还有午朝,晚朝,但不多见。
而如今,为了选举此次的科举状元,竟然重开了殿试,实属罕见。
从会试中脱颖而出的一行举子,分文武两列,包括周清,来到宫门前等候宣召。
咚
鼓如闷雷响,午门上的五凤楼探出一个宦官的脑袋。待得第三通鼓响彻。开二门,官军旗校先进入摆列还依仗。
待鸣钟之后,列好队伍的文武官员由左,右掖门进入。
周清等人紧随其后。
文武官员进入午门之后,在金水桥南按照品级站好队伍,等待鸣鞭,按次序过桥,此时文官在左,武官在右,两队相对而立,站在御道两旁,等待皇帝到来。
周清突然觉得当官也不是什么好差事,上个朝还要那么讲究。而旁边那几位举子却早已经露出狂热的目光。
一个举子情不自禁地吟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其他人不禁点头,就连王来聘都是一副赞同的样子。
寒窗十年,不正是为了今朝登堂入室么?
周清一副风轻云淡,反而显得格格不入。笑话,哥都已经跟皇帝搭上线了好饿啊,这一套礼节下来,刚吃的几个馒头早就被消化掉了。
待乐起,皇帝御门安坐,此时再鸣鞭,鸿胪寺唱“入班”,左右两班走进御道,行一拜三叩头礼节。
一刻钟下来,周清都有点打瞌睡了,直到王来聘推他:“桂弟,你看,那么大的柱子是不是金子做的?”
皇帝朱由检坐在首位,照例说了几句场面话,就吩咐太监宣布开始殿试。正待大学士宣布文试开始时,朱由检突然又开口说道:“这次武试先来吧!”
列位大臣议论纷纷,连说怪哉,自明成祖以来,就很少举行殿试了,今日不但要举行殿试,还连带上了武试。殿试武试就算了,还要先举行武试!
难道进入乱世,我文道一途要落没了吗?
一位老臣颤颤巍巍地出来,还没说话,就被皇帝一通数落,掩面哭泣而去:“文以载道,文以载道啊”
朱由检于心不忍,但还是强硬道:“武试,开始!”
殿前太监会意,拉长声音,高声道:“武试,开始!”
周清、王来聘、青牙三人越众而出。
大臣们都伸长了脖子,好奇地打量着这三人,毕竟这么多年武举都没有开殿试了,今日也好开开眼界。
右殿靠前的一位武将,轻捋虎须,目光灼灼,先是扫视三人,最后徐徐把目光放在了周清身上!
这位武将的牙牌上写着
周清似有所感,转头向这边看了一眼,二人的目光在空中交汇。
一双铮亮的眼眸射出坚毅而摄人心神的光芒!
周清眼力惊人,隔着很远看到了这位武将的牙牌:兵部尚书右副都御史袁崇焕!
莫非是明朝著名抗清将领袁崇焕?可这个时候,他不是应该在驻守边关吗?怎么会在这朝堂之上?
周清狐疑着,今年是崇祯二年,袁崇焕应该在与皇太极交战才对。
转眼间,三个小黄门小步跑上来,手里各拿着一个木质托盘,上有一个锦囊。
三人都拿起自己身前盘中的锦囊。
王来聘大大咧咧地拿在手里,一边抚摸还一边说:“额滴个娘嘞,这料子还真好!”
青牙拿在手里,掂了掂,略微皱眉。
周清倒是表现得自然平淡,不疾不徐地打开了锦囊袋。
周清轻轻地摇摇头。
皇帝眼前的珠帘微不可查地动了动。
殿前太监拿来一炷香,向三人示意后,也未见他什么动作,那香便点燃了。
“一炷香时间准备,根据锦囊内容,完成策论。”
三人立于殿前,开始冥思苦想。朝臣们一时间也交头接耳起来。
周清很苦恼,待会怎么说呢?
锦囊里有一张纸条。上面写了五个字:木上贴封条。
香燃尽。太监唱了个诺,表示时间到。
王来聘先上前一步,讲述了自己的策论。他抽到的是有关治军布阵对抗女真满清的题,讲得倒也有理有据,中规中矩。大臣们看他五大三粗,没想到论军事倒也有一番才能。
武将们也对这个憨厚的大个子很是喜爱,现看他的表现不差,倒是越看越顺眼。
青牙这个西厂的厂卫,看起来阴阴森森,沉默寡言,此时说得是口若悬河,天花乱坠,倾向于魏忠贤的官员们此刻纷纷叫起好来。
袁崇焕沉默不语。
终于轮到了周清。
周清上前一步,先像模像样地给皇帝行李跪拜,朱由检忍住笑,皇位离下面有一段距离,倒是不怕给下面看见。
殿前太监的耳朵动了动。
周清朗声道:“皇上,草民的题目是论持久战”
“哀叹“亡国论”者有之,主张“速胜论”者亦有之。大明在这场战争中,既不会亡国,也不会速胜,抗清战争是持久战。”
“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
“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
喜欢掌权生灭请大家收藏:(m.dmbook.win),耽美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