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了解中国传统理学与西方哲学的不同还得从孔子与苏格拉底说起,原因是这两个人的思想在最大程度上代表了东西方的哲学思想。
如果你谈中国哲学,你不从孔子说起,你等于没说,或等于在胡言乱语。
在中国,孔子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脉,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奠基人。
尽管有很多人持不赞同的意见,这里面也包括我本人,但是,无论你多少反对孔子的哲学思想,无论你多厌恶儒家学说,最终你还是不得不承认儒家学说曾经是中国古代最辉煌最有影响力的学问,儒家学说曾经有过光辉的历史。同时你还不得不承认儒家学说曾经指引中国人的思想长达二千多年,时至今日,儒教思想仍然是中国民众思想中的主流意识。
古代中国在孔子出现之前,思想界是杂陈侃谈的世界,思想杂陈无序,思想主张与没有统一的标准,但是自孔子出现之后思想界发生巨大变化,政治主张与指导方针向一种声音倾斜,到汉代中晚期思想意识基本上完全统一到儒家思想上去了。百家侃陈的局面得一结束。思想主张的统一为政治道路指明了方向,也为中国古代一千多年的封建文明铺平了道路。
这就是孔子为中华民族作出的伟大贡献。
孔子奠基了中国人的价值观,世界观,为中华传统文明点亮了一盏指路明灯。
苏格拉底与孔子一样是西方哲学的奠基人,在苏格拉底出现之前,古希腊的哲学界与自然科学并没有清晰地界线,是苏格拉底划清了哲学与自然科学的界限,把哲学从混沌的文化氛围中剥离出来,形成一门独立的学问,从而奠定了西方哲学的基调,为后期的整个西方哲学奠定了基础。无论你多么不肖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你也只能在他的思想之下行走,这里包括所有西方思想家。
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导航着西方文明之舟,向世界文明进发。
他们两个人的思想组成了世界哲学思想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辨证方法,一种是苏格拉底统编的西方哲学思想,即西方哲学认为的事物发展是“对立与统一”的个体,只有存在与不存在的关系。一种是孔子统编的中国传统哲学认为事物发展是“对立而统一”的个体,事物分阴阳,两极存互生互斥,只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
中国古代没有哲学这一说词,“哲学”两字是近代日本人定义的。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只有易理之说,中国人认为哲学就是理性学说,是专门研究变化的学问,是深究思想根源的学问。
在中国人看来哲学还是一门讲道理的学问。
早在孔子之前人们的思想是沿着易经的思想之路各自提出自己的思想主张的。
自从孔子出现之后,思想界统一到“事物发展是对立而统一的个体,”这一思想上了。从汉代之后无论你是多么完整优秀的思想主张,你也必须沿着“事物发展是对立而统一”的这一思想之下行走,无论风雨如何变换,朝代如何变迁儒家学说只在扩大,却从没缩小过。
直到近现代中国人的思想意识才发生根本的改变,开始启用“苏格拉底统编的西方哲学思想,即西方哲学认为的事物发展是对立与统一的个体,只有存在与不存在的关系。”这一思想体系,把中国人的思想统一到“事物发展是对立与统一”的思想上去了。
“事物是对立与统一”的思想是舶来品,来自西方哲学对事物发展的认知。
西方哲学是典型的1+1=2的哲学,是逻辑实用主义哲学。
西方哲学是逻辑实证主义和西方实用主义相结合的产物。在西方人眼中,存在就是存在,不存在就是不存在。实际的验证虚无的,真的验证假的。
西方人只深究存在与不存在,变与不变的真理,把心灵与物质分开来研究,在人类学上清晰地划分了灵魂与**的区别,在文化体系里清晰地区别了唯心论与唯物论的不同存在,西方人不关心灵魂与感观对精神的支配这现象发生的本质原因,则在意灵魂支配人体后的个人意志,所以在美国的大片里充斥着个人英雄主义色彩。
从这一点来看,西方哲学与东方理学有本质的区别,西方人从苏格拉底的哲学观点出发,把事物发展进程中的内部结构与部条件分开来看,而中国人从孔子的思想出发,把事物发展的内部结构与外部条件是作为一个体系来看待的。
因此,你可以看到西方的心理学与中国的命理学有本质的区别,西方的心理学与中国的命理学同属于哲学范畴,但是西方心理学侧重于唯心论的研究,因为心理学只在不存在与灵魂上看问题。而中国的命理学则侧重于存在与理性上看问题,认为存在的东西就有规律性,人过留名,雁过留声是中国人对事物发展的认识。所以中国的命理学就认为事物的发展必有其规律性,规律性是事物发展必然存在的表象。所以从这点上看命理学归于唯物主义的范畴,心理学则更多的体现唯心论的思维方式。
心理学是通过心灵感应产生的规律来测评一个事物会发生的后果,而命理学则直观的分析事物发展出现的规律,通过已经出现的规律现象来预测可能出现的后果。
从此可见,西方哲学是把事物发展进程中的对立现象与统一现象分开来论证的,西方人认为事物发展只有存在与不存在的关系,从人类的本质上讲,西方人认为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
喜欢经伦论请大家收藏:(m.dmbook.win),耽美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