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先生文章写得用心,”陈云笙说,“所以我说,能在香港碰上先生也是缘份。”
王绍杰点头,难怪她愿意告诉自己这么多往事。
“在街边听那段《祭塔》时,我就觉得您二位会是非常好的搭档,”王绍杰说,“后来我常去看戏,很快就成了你们的戏迷。”
陈云笙听了显得很高兴。但是王绍杰想应该不是因为他说自己是她们的戏迷,而是他说,她们是非常好的搭档。
沉默片刻,王绍杰又说:“如果我没记错,您是四二年升任头肩旦的吧?从那时起一直到四七年,除了中间虞女士短暂去养病的时间,您和虞女士一直都是搭档。你们的第一部戏《碧玉簪》,我还去看过,至今记得当年演出的盛况。两位真是不可多得的演员。”
陈云笙先点头,后又摇头:“是四二年没错。不过我和梅姐搭的第一出戏并不是《碧玉簪》,而是《盘夫索夫》。在我升头肩之前。”
“原来如此,”王绍杰点头,“您二位台上配合默契,台下也十分要好,后来还一起组了云梦剧团。当时人人都说你们是舞台上的最佳情侣。可是为什么四七年的时候竟会拆档?”
四七年底虞陈突然拆档,四八年夏天又毫无征兆地一起隐退,之后两人就鲜有公开露面的时候,以致当年这两件事竟成了多年未解的悬案。
陈云笙没有马上回答。她起身走到落地窗前,久久不发一言。
王绍杰以为是自己问得唐突,勾起她不愉快的回忆。毕竟以两人合作的历史看,当时肯定是有极重大的事情发生。他刚想道歉,却听见陈云笙幽幽的声音飘过来:“王先生,两个女人,或者两个男人,究竟可不可以相爱呢?”
“这……”王绍杰想了一会儿,回答道,“只要是真挚的感情,我想没什么不可以吧。”
“王先生是良善人。”陈云笙说完这句就沉默了。
王绍杰没有打扰她,安静地等待着。
“四七年的时候,出了一点变故,”终于,陈云笙背对着王绍杰开口了,“不过祸根是四一年年底就埋下了。说起来,是我拖累了梅姐。她那么喜欢唱戏,如果没有那件事,应该还会在戏台上活跃很久吧……”
(请看本章作者有话说)
作者有话要说:
注1:这一段使用的是袁雪芬和马樟花39年的录音。
注2:马来、弯来是演路头戏时的术语。马来意为加快进度。弯来意为放慢速度。
这段《仕林祭塔》用的其实是原词,我并没有加词。但是传说袁雪芬和马樟花演戏时会自己加词,两人能一起唱很久,我就忍不住把这个梗用上了。
第四折盘夫索夫·盘夫
第11章盘夫索夫·盘夫(1)
一九四一年十一月底,有人向张经理请托,要找人去唱堂会。
虞孟梅向来不爱去这些场合,随便找个借口推掉了。因为她够红,认的过房娘又颇有势力,张老板不太敢勉强她,转而另外点了几个人。他稍做考虑,又把新近唱出点名气的陈云笙给加上了。
陈云笙其实也不喜欢唱堂会,但是不好拂了老板面子。到了那天,她稍微收拾一下,也就一起去了。
这些小事虞孟梅向来转头就忘。直到那日下午,她过来和人谈新戏,出来找了一圈都没看见陈云笙,才觉得有点奇怪,问方秀琼:“云笙他们呢?”
方秀琼剥着糖炒栗子,漫不经心地回答:“唱堂会去了。”
“堂会?”虞孟梅眉头微蹙,想起前几天张经理是来问过一句,只不过她嫌烦,没答应。原来陈云笙去了。
方秀琼瞟她一眼:“不就是去唱个堂会,虞姐你这表情倒像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一样。”
“堂会又不像剧场演出,”虞孟梅正色道,“我担心万一碰上麻烦事,云笙年纪小,应付不来。他们去哪家唱了?”
方秀琼怪叫:“我不信陈云笙以前没唱过堂会。虞姐你至于这么紧张吗?”
虞孟梅不搭理她,找人问明了地址,才回头说:“反正我也要回趟家,顺路去看看。要真没什么事,我直接走了就是。”
她叫了辆车,直奔问出的那处公馆。到了地方,她也不说自己是谁,只说有姐妹落了唱戏用的东西,剧场让她送过来。门房虽是有些疑惑,但是看她打扮讲究,确实不像坏人,也就放她进去了。刚一进门,就听见里面“砰”地一声,接着就有人大声嚷嚷:“这戏都不会,还好意思说自己唱越剧?”
这声音流里流气,虞孟梅听得直皱眉头,快步向声音来源走过去。
大喊大叫的男人约三十岁年纪,生得贼眉鼠眼,又梳了个中分头,手上拿着酒瓶,棕色褂子敞着,整个胸膛袒露在外面,一看就不像正经人。而此时被他刁难的不是别人,正是陈云笙。
陈云笙脸涨得通红,几乎都快哭了,还在嗫嚅着赔不是:“对,对不起,这出戏我真的不会。”
虞孟梅一见这情景就知道自己来对了。她镇定地走上前去,插到两人中间,问陈云笙:“怎么回事?”
陈云笙看见她就像是见了救星,顾不上问她怎么会来,急急忙忙解释:“这位先生要点《马寡妇开店》。可是这戏我真的不会唱。”
《马寡妇开店》是寡妇思春的戏。虞孟梅只听这一句就明白了来龙去脉,心里十分恼火。让一个十六七岁没嫁人的小姑娘唱这戏,居心自然是极险恶了。别说陈云笙不会这戏,就是
喜欢浮生若梦请大家收藏:(m.dmbook.win),耽美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