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虏伯大炮,哈哈,他们家还有克虏伯电梯,瞧这名字,克虏伯,一听就是能打大胜仗的产品。李鸿章大人超喜欢。“有了克虏伯大炮,……”,“只要有克虏伯大炮,……”,“凭着克虏伯大炮,……”——摘自李鸿章语录。
反面典型,严重滞销产品:
歼-10,样子不好看,名字更难听,销量实在是糟透了,成天喊要卖出去,某国有意向,到这没见哪国真的买。
麋鹿冲锋手枪(国产货),样子难看也就算了,本身他爹毛瑟就不好看,可这名字!!咱是去打人呢,还是被人家当鹿打呢?
说多了不好,咱就不说了。
除了卖漂亮壳子,卖威武名号,还有个赚钱的好门路,换个型号加点配置,例如su-35就比su-30贵了不止是50个百分点,其实,嘿嘿,你看看外形就知道,成本是增加了,可没那么多。
回到正题。
3月下旬,这些有了枪有了炮部族武装做好了一切准备,可以大胆行动了。此时,与百万之众的部族武装相比,塔斯曼帝国在这的驻军只有区区一个边防骑兵师,营以上军官多系帝国本族人,下级军官和士兵基本都是外族人。这个师的部队都是以连营为单位分散驻扎在集镇马市等地方的,几乎不去边境巡逻。这里近一千两百公里的边防线实际上是由各个部落的牧民们值守。
3月31日,一场没有任何悬念的起义风暴席卷了帝国南部边境这片两千里宽度的沃野大草原。
起义是在酒桌上进行的。部族起义军领袖或者说部落酋长约来他们附近的驻军长官,上肉,上酒,喝……
接下来,缴枪不杀,或者一刀解决。
长官死后,那些来自异族的基层军官和士兵们几乎都投降了。那时那地,如果战斗,为塔斯曼帝国而战,这必然失败死亡的战斗,已经是毫无意义的了,只会失去生命被弃尸荒野。投降,最起码能保住命,还有赏钱,至少10个大银币的赏钱,技术兵种和军官带部队投降赏的更多,10个帝国大银币,100个第纳尔,据说能买一大块地,还能当做生意的本钱,战后会有很幸福的生活。可他们几乎都没有活到那一天。
他们绝大多数都加入了起义,也有的拿钱去了别处,没有人回家。那时候回家是绝对不可以的,只要回去就是逃兵,就得枪毙,还会牵连家里的亲人。
就一天,这里的民族解放战争就结束了,当日的战斗起义军大获全胜,塔斯曼帝国在这一地区的驻军被扫荡一空。这一地区的塔斯曼帝国势力已经没了,似乎该有新的势力来取代塔斯曼帝国了。不过,还轮不到卖军火的某大国,这些酋长们都早有打算。
民间俗语:“不作死,不会死”,“树大招风”。这些可都是实在话。
几天后,4月5日,作为各路起义军领袖的酋长们又聚在一起,开始了他们的建国大业会议。
会上酋长们你说你的,我说我的,互不相让。
会议开始时,酋长们争议的重点是到底建立一个怎样的国。开明者认为仿效那些文明国家的制度,建立个现代国家,建立完善的国家制度和行政体制。凭着这里的金矿和马匹,跟其他国家展开贸易,财政收入完全能够供养一个现代政府。那些守旧的继续坚持自己的酋长制,要建国,必须要建国,但只能建一个酋长联邦国。这个国由若干酋长分别统治的部落组成。即使有了国家,酋长依然是酋长,部落的一切酋长说了算。这一问题两派几经协商,最终拼凑出了一套古怪的国家制度——酋长代表会议制,由酋长们开会协商对外国家大事,这叫议会,再设个外交部,设个国防部,xxxx部随便搞,反正也没实权,算是外面披了层现代国家的皮。各个部族的内部事务依然照旧,还是酋长说了算。
酋长们都挂了部长委员之类的名号之后,国家体制问题总算搞定了。接着又产生了另一个严重争议点——到底是不是建立统一的国家武装。在这一问题上,依然延续是和否两个派别的争吵,现代和传统两种模式的斗争。最后的结果是no,不玩现代化了,各部族的部队归所属部族酋长指挥。随后,最后一个问题,老百姓眼里的大问题,大人物眼里根本就不是个问题——建国时间和具体国号。多方商议的结果是4月15日正式建国;国号定为,金川草原酋长国。会开完了,酋长们各走各的,筹备自己的事情去了。
还剩不到200人的军官顾问团那时候还留在科尔洛部落的部族军队里,作为教官和武器维护人员实在是与之前说的大相径庭,想走的人很多。在当地人眼里,这些外国人还不如帝国边防军的那些降兵有用。“他们武器赚了我们钱,又来干活赚钱。”当地人对他们的新鲜劲过去了,也就平淡的对待他们了。四月份起,军官顾问团里很多人失望的离开了。这时候,故事的主角德拉钦科康斯坦丁伯爵,配角科尔洛部落二公子波克汉莫拉比依然在努力着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德拉钦科康斯坦丁伯爵的理想是有多多的钱、越多越好,再就是这里可以体验进入上层社会的感觉,如果不是这样,他也早就离开这个蛮荒之地了。他已经不在幻想进入该国政府高层圈子了,这里以酋长为代表的传统势力太厉害了,最多
喜欢大国杀请大家收藏:(m.dmbook.win),耽美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