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7月1日,日军发起了进攻,推进到哈拉哈河畔,开始准备渡河消灭西岸的苏蒙联军。
日军第23师团师团长小松原中将很快就制订了两岸夹击苏蒙军的作战方案,并得到了采纳。
他打算以日军第7师团的步兵第26、28联队为主力,从哈拉哈河上游渡河,进入西岸哈玛尔达巴山,抢占苏蒙军炮兵阵地,建立日军自己的炮兵阵地,接着居高临下的地理优势,以炮轰附近的苏蒙军阵地。
第23师团和第1战车师团及满洲国兴安骑兵师(团编制),就从正面进攻哈拉哈河东岸的苏蒙军,形成夹击,以达到全歼苏蒙联军的目的。
7月3日凌晨,日军第26、28联队在师团长小松原道太郎中将的亲自指挥下,顺利渡过了哈拉哈河,往巴英查岗山开去,准备偷袭巴英查岗山的苏蒙联军。
防守巴英查岗山的,是蒙古人民军第六骑兵师,还有苏联红军一个团,在兵力上和作战经验上均占劣势。
在我们熟知的历史上,防守巴英查岗山的兵力不足,加上准备不充分,一个上午就被日军攻占了。
但曼图洛夫的出现,改变了战局。
清晨,指挥日军偷袭的小松原道太郎正在用望远镜观察着巴英查岗山蒙军阵地的动静。
在前方的阵地上,蒙古人民革命军的战士们已经做好了战斗的准备。每人都在阵地上,架着手中的自动步枪或是dp轻机枪,还有一些守在迫击炮前,一副迎击进攻的态势。
往上面的高地看去,一连串的大炮已经被架设起来,苏军的炮兵都已经做好了随时炮击的准备。
看到这副情景,小松原道太郎并没有因为苏蒙联军准备充分而后退。对那些被武士道精神熏陶的日本鬼子来说,“撤退”这个词并没有被字典所收录。
再说了,他们之前已经花了不少时间行军,辛辛苦苦地来到苏蒙联军的阵地前。还没进攻,还没失败就撤退?怎么可能?
探明情况后,小松原道太郎指挥的日军排成了整齐的队列,准备强攻前方的苏蒙联军阵地。
做好了进攻的准备,小松原道太郎拔出了他的指挥刀,刀尖指着前方巴音查岗山上的战壕,势要夺下这处高地。
一旦成功,苏军的左翼将会面临重大的威胁,日军到时就可以从东、北两个方向,向苏蒙联军发起钳型攻击。
“杀噶击!”小松原道太郎用雄壮的,英武的语气,向全体日军发出了进攻的命令。
前方的日军接到命令后,发出了响亮的吼声。两个联队的步兵们,就像潮水那样往前方丧冲。
看见日军进攻了,巴英查岗山上的炮兵立马发炮阻击。
顿时,原本宁静的气氛被日军的吼声和猛烈的炮火声所破坏,原本依稀可闻的动物叫声,已经完全被枪炮声和日军的喊声所淹没。
在这片多年来荒无人烟的地区,多年来处于宁静之中的地区,就这样响起了炮火声,发生了一场千人与千人之间的混战。
虽然苏军的炮火很猛,但首轮炮击却没有达到多大的功效,首批冲锋的日军只倒下了几个人。
在这片广阔的草原里,为了减少苏军炮轰所造成的伤亡,日军的阵势排得很开,很分散。这样,就减少了苏军炮兵的命中率,一炮解决几个人的情况就很难发生。
幸存下来的日军避过了重重的炮击,冲到苏蒙联军阵前不远的地方。面对第二重的挑战——迫击炮。
这次,由于日军的距离比较近,苏蒙联军的瞄准难度有所降低,命中率也有所提高。苏蒙联军的迫击炮兵们,一人像机器那样,把炮弹放进迫击炮管里,另一人稍作瞄准,重重复复地拉线开火。
“轰!轰!轰!”迫击炮的轰鸣声比刚才炮轰的声音还要密集,被炮火击中的日军也比刚才的多了不少,但他们跑得有点快,而且排得比较分散,被炸中的人加起来也有几十个,但没有被迫击炮击退。
他们冲到苏蒙联军的阵地前,用手中的三八大杠瞄准敌军,不断地射击。
这些日军,都属于日军第7师团。之前提过,这支部队可是在日本军队里,被公认为战斗力最强悍的部队。这个师团在日军中牌子很硬,名气很大,还是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的双料王牌,士兵的作战素质还有作战意志非同一般!
作为日本陆军的精英,这些士兵具有良好的射击能力。即使手中握着的是单发的三八大杠,面对着苏蒙联军的连发步枪、机枪依然毫不逊色。
他们一人一枪,瞄准苏联、蒙古士兵的头颅打下去,一下子就打死了不少人。
但是,装配了连发步枪,还有dp轻机枪的苏蒙联军也表现出应有的作战能力。在连发枪的扫射下,冲到前方的日本人一个接一个地倒了下来。
但被武士道精神影响的日本鬼子,并不会因为中了一两枪就投降。中枪又没死的人再次站了起来,握着三八大杠与苏军继续向前冲,但很快又中了第二枪、第三枪,最终死在了这片草原上。
过了一会儿,日军第二批部队开始冲锋,而第一批部队仍然在顽强进攻。
虽然这次冲锋规模更大,但在第二批部队冲上来之后,日军的战况也没有因此变好,苏蒙联军的战况也没有变差。
更多的日军部队,反而令他们的阵容变得密集起来,更加便于苏蒙联军用连发步枪扫射,用迫击炮轰击。
战斗进行了半个小时,日军依然没有抢到蒙军阵地上
喜欢重生苏联请大家收藏:(m.dmbook.win),耽美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