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服于关羽的忠肝义胆。我喜欢张飞心直口快,无外不带有天真、莽撞的色彩,却也欣赏曹操的奸诈,一举一动都似隐伏着阴谋诡计。
在看完《三国演义》后,我第一次发现我原来我这么花心。对于里面的角色,我并没有特别厌恶的,只有所喜爱的。
即使是被设定为反面角色的人物,在我看来他们也有他们的雄心霸志向,以及背后的无可奈何。所以对于他们更多的是佩服和黯然。
鼎足三分已成梦,后人凭吊空牢骚。这是三国演义的最后结果,有些悲怆,可是这却不影响他们在我心中的地位。只是有些莞尔,有些无奈,有些悲伤,但是却是这些情感让我觉得这篇文更加的真实,也更加的贴入人心。
特别是在看完许多三国同人后,我更坚定了我的想法。
每个人通过不同的角度去诠释他们的理解,在那些同人中我发现了很多我忽视的细节。也因为此我更加佩服于孙大的才华,那样的严谨深密,通过同人,让我们都知道了他背后的深意。
《三国演义》我看了好几次,第一次他只让我觉得是一部经典的历史军事小说。用浅近的文言达到了明快流畅,雅俗共赏的效果,这是我当时的评价。
第二次是在看了一些文学大家的点评之后,再次跑去看的。再次通过别样的观感看待这篇文时,我才发现那些战争的描写以及背后的阴谋诡计所展现出来的魅力,是许多侦探悬疑小说所不能睥睨的。再次看完,我的评价变了,现在的它带给我一种紧张激烈、惊心动魄的直观感觉。
第三次看是在我看了大量的同人以后,那时的我已经学会不枉定论了。因为那环环紧扣,层层推进的剧情,现今看来竟让我有些汗颜不已。那是怎样的构思,怎样的设定,怎样的错综复杂,又岂是一言一语可以道完的?!
在那之后我还看了好几次,每次都有别样的收获,每一次都让我再次佩服于孙悟空的过人才华。
《三国演义》已经不能用一部小说来概括说明它了,而这是我读了好几遍《三国演义》后得到的想法。
不管怎么样,只能说这部让孙悟空花了一年的时间完成的封笔之作的确够震撼也够分量。我曾想,我要是一个作者,如果我的一生能够写出这样的文,即使是封笔也值得。我也曾想过,要是能写出这样的文,对于一个作者来说,这样的结局该是完美的了。
我不知道孙悟空是否也是这么想的,但是我似乎这样感觉到了。
心底纵然不舍,可隐隐却也明白,所以当时的我虽然黯然却也释怀。
要知道我是一个读者,但我也是一个记者。所以出于对孙悟空的崇敬也出于职业的需要,我曾整理过孙悟空从出现到封笔的全部过程。
无意间我发现了一件事,发现当年那场将孙悟空推向世人的背后的推手的身份。很可笑,也很可悲,我突然发现也许让孙悟空决定封笔的人,正是我们,我们这些忠实的读者。
《东方快车谋杀案》的出现是在孙悟空被逼到绝境的时候吧?那时候的事情早已经脱离了预料,虽然最后孙悟空依然创造了奇迹,但是我相信要是我,我也一定伤透心了。
这样一想,当初的咄咄逼人,以及事后我们的不理解,在现在的我看来竟然觉得很无耻,令人气愤。
但是也是这样却让我见到别样的他,在他那不温不火的背后的高傲和脆弱。他高傲的不屑解释,却又脆弱的选择逃避,像个别扭的小大人。
不知道为什么我会有这样可笑的想法,但是当我的孩子长大以后,我却更坚定这种想法。这个懵懂而又彷徨时期的孩子总喜欢将自己的想法掩藏,却又极其容易受到伤害。
不过如果是他,我却不敢妄下结论,因为每次他都让人大吃一惊,每一次让我觉得看透他时,却有带给我奇特的惊喜。
原以为未来就在这样的感伤中度过,没有想到十年后的今天,他复出了。
当我听到这个消息时,一度以为这只是一个玩笑,因为他不曾出面解释过,一如往常一样。
网上谈论的沸沸腾腾的,我也加入了讨论,因为这十年来世界文网已经太寂寞了,所以他是否复出,成为了大家最关注的话题。
第一次他出现澄清了留言,也表明他将会复出。
而让他这么做的原因,竟然是因为他想要用笔下的文来伴随他的孩子的成长。这一刻我才知道原来他是那样的年轻,年轻到原来他现在才为人父母。
职业习惯,我对他的年龄进行推测,推测的结果让我很吃惊。也许当初创造那样奇迹的他只是一个半大人,那么之前对于他的猜测也可以得到证实,那当初的封笔举动也就显得理所当然了。
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尽管网上的人大肆猜测,但是依旧如常的他还是没有出面澄清或是说明任何,一如往常。
但是这一次没有人在继续追逼什么,因为我相信十年的时间足够大家明白很多,而那些猜测,其真实度是多少,很重要吗?
对于我们
喜欢穿越之我的剽窃人生请大家收藏:(m.dmbook.win),耽美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