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父亲进城当了一名工人。林福久一家人,也随着父亲迁到了城市。
据林福久的小学同学介绍:“读小学时,林福久的学习成绩在班级里算好的。他还有一个特长喜欢画画,画什么像什么,能把鱼虫鸟兽都画活。同学们都说,他将来准会成为一个画家。”
还有一位同学介绍:“小时候,林福久的家很穷。父亲是工人,母亲是家庭妇女。一家6口全靠父亲微薄的工资生活。因为贫穷,他非常珍惜上学的时光,一个铅笔头,使到最后一寸;一张废纸,写到没有空隙;晚上舍不得点煤油灯,他就借着月光读书,练习书法。后来林福久之所以能加入鞍山市美术书法家协会,决不是完完全全故弄风雅,他的字画确实有几分水平,大概就是那时酷爱画画、书法,打下的坚实基础。”
1966年,林福久初中毕业了,就在他踌躇满志、信心十足地准备考高中、进而考大学的时候,文化大革命的红色风暴彻底地摧毁了高考制度,同时也摧毁了他出人头地的梦境。他十分丧气地回到了贫寒的家里,过起了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村生活……
1968年2月,对于林福久来说,另一个农村人改变命运的重要机遇降临了,文革中暂停的解放军征兵制度得以恢复。尽管这是一个前途难测、充满风险的机会,但林福久决心抓住它,因为他太想离开这块给他太多痛苦、太多磨难的穷乡僻壤了。
不知是由于先天遗传,还是后天的艰苦锻炼,林福久那时已经出落成一个五官端正、体格健壮的小伙子了。再加上旧社会是苦大仇深的贫下中农,按当时话说“根正苗红”,而且初中文化,写上一手好字。因此,他幸运地被应征入伍,开始了军旅生涯。
于是,林福久穿上新军装、背上军背包,坐上闷罐车,向大西北开去。那年头部队经常执行备战任务,今天往东,明天往西,调动频繁。林福久所在的部队是先头部队,南征北战,专门打先锋,为大部队提供后勤保障。
在那时,生活环境与工作条件不断变换,自然异常艰苦,常常住的是干打垒房子,吃的是一日三餐咸菜窝窝头,南方兵更是实在无法咽下。
夏天那里的蚊子,个头很大,叮人又狠又毒,施工时都得戴上面纱,捂得严严实实。这么一捂,裤子、鞋每天都能倒出汗水来。
冬天最冷时零下四十多度,当时作为一个要求改变命运的战士,他别无选择,只有起早贪黑,用大镐向坚如磐石的土地宣战,使足力气抡起大镐一镐下去,震得虎口发麻,而坚硬的地上只留下一个白点儿。等他筋疲力尽回到宿营地,连手套都脱不下来了,因为手上已经血r模糊,一使劲儿,常常会把手上的皮全撕下来……
恶劣的环境,艰苦的磨炼,没有压垮林福久的意志,这不仅仅得益于他从小是苦水里泡大的,更是因为上大学的梦破灭之后,他把军旅生涯,当成了改变命运的惟一途径。他太珍惜这条充满艰辛困苦、充满风险,又充满希望与憧憬的从军之路了。
林福久自觉地遵守部队严明的纪律,自觉地培养严格的作风,默默地承受着所有的困苦,遇到危险时也能挺身而出,冲锋陷阵。
由于林福久的出色表现,他入伍第三年后,就三喜临门,一是被评为“五好战士”,二是加入了共产党,三是当上了兵头将尾的班长。这一切,在当时的部队中,都可以称得上出类拔萃进步飞快!
哪里有付出,哪里就有收获。林福久的命运终于发生了重大转折。
1971年,某军后勤部要选调一名干部。林福久由于成绩突出,字写得好,又有文化,从基层调到团部当干事。生活环境虽然有了改善,他的经济状况仍然拮据。论理说他当时算排级干部,每月薪水45元,比当兵的6元钱高出好多倍。但是,他每月还必须给乡下的父母寄上10元。而这时候他还处了对象,尽管这个姑娘年龄比他大一些,但模样端庄、人实在本分,再加上是同一块土地上的人,林福久也没有预料到自己今后还会有更大的发展。于是,他们结识之后,母亲也催促他早些结婚,他大概也受了“女大三抱金砖”的影响,两个人便定下了终身。
无疑,那时他的薪水除了交伙食费,其他方面还必须省吃俭用,以便攒钱结婚。
这时,林福久在生活上比较紧张,可并不影响在仕途上大有作为。特别是在全国开展批林批孔的运动中,由于他勤奋好学,不断锻炼,虽然是老三届的初中生,在部队也是难得的“秀才”。于是,曾先后被抽调搞简报、起草材料等等。由于与上级机关接触多了,他的级别也不断上升,排级、连级、营级……
1984年,在部队大裁军的背景下,林福久看到了年龄的劣势——没有希望当将军了,便毅然决定转业,离开整整锻炼了16年的部队大学校、革命大熔炉。于是,他的人生旅途又一次出现了重要转折。这一年,他转业到鞍山市人民检察院。
他本来文字基本功扎实,又在解放军大学校里培养锻炼过,保持了部队严明紧张的工作作风,再加上他有了较好的政策水平和政治素养,起草文件和讲话稿可以说得心应手,他在单位自然很受领导器重,先后担任过书记员,助理检察员、检察员。
精神在物欲冲击下坍塌
社会环境决定人的意识。
大概因为贫穷,他自私
喜欢反贪局专案请大家收藏:(m.dmbook.win),耽美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