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爷今天晚上乏了,早些睡吧,那些文书我自己看。”篆姬和汪克凡正是如胶似漆的时候,偏偏这段时间太过劳累和繁忙。床第之事总是被一推再推,推到后面就不了了之,篆姬早就习惯了……自家这头蛮牛拉着一辆好大的车,再让他分出力气来犁地浇水,实在是不忍心。
“不,今天是收复南京的大日子,先不管那些文书了。”汪克凡的情绪还没有完全平复,又把李玉石叫了进来,让他去伙头寻些酒菜,准备和篆姬把酒叙话。好好放松一回。
李玉石应了一声,转身出门,脚步声刚刚消失又转了回来。向汪克凡禀报,钦差大臣郭维经突然来访……
这下子想偷懒也偷懒不成,篆姬自己去看公文,汪克凡换一身衣服,来到客厅。
大半夜的冒昧前来,事先连名帖都没有送一张,郭维经自知失礼,连连道歉,汪克凡请他坐下。李玉石送上茶水,知道他们两个肯定有机密大事要商议。出去后把门紧紧关上,守在十步之外。
这一守。就是一个时辰,郭维经告辞离去的时候,已经是子夜时分。他在大门外和汪克凡拱手作别,上马离去,平日里气度沉稳的内阁大佬,此刻却露出一丝如获重释的轻松表情。
汪克凡看着他的背影,若有所思。
郭维经今天晚上做了一回不速之客,是因为隆武帝已有密旨传来,再不用马吉祥在中间传话,直接可以摊牌了。
隆武朝廷同意设置北伐提督,并且由汪克凡出任,在短期之内,江南三省的军政事务都由他主持,至于重开大都督府,隆武帝也在密旨中表示原则上同意,但是具体的机构设置和管理范围还需要讨论,挂牌开衙的时间也需要往后推,推到隆武帝还都南京之后。
除了和汪克凡摊牌谈判,郭维经还着重讨论了还都南京的相关事宜,分明是出自隆武帝的授意。今天进城的时候,汪克凡就打算写一封奏折,请隆武帝酌情考虑是否还都南京,没想到隆武帝的旨意来的这么快,说明他早就未雨绸缪,宁镇会战取胜后就在考虑这个问题,而且主动出击,抢在了汪克凡的前面。
隆武朝廷还都南京,是一件牵扯到方方面面的大事,对汪克凡有利也有弊。
先说弊。
从具体的军事战略考虑,南京现在还处于前线,隆武朝廷一大摊子急急忙忙回到这里,对楚军来说是一个沉重的包袱,所谓守江必守淮,明军现在还没有控制江淮,万一清军南下,汪克凡就必须要考虑南京的安全,指挥作战的时候难免束手束脚……从政治方面来说,隆武朝廷回到南京,肯定会对汪克凡处处掣肘,北伐提督的含金量大幅减少,朝廷中枢就在南直隶,皇帝就在南京呆着,免不了又要和汪克凡明争暗斗。
再说利。
隆武帝还都南京,进可以促进北伐,退可以天子守国门,作为一国之君来到前线,而不是一直躲在大后方的桂林,对民心军心都有提振作用。对于汪克凡来说,只要能压制住皇权和文官集团的反击,就可以形成仿效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逐步控制整个国家。
这里面的风险,隆武帝和文官集团不可能不知道,楚军打赢了宁镇会战,江南又刚刚经过一场论战风波,汪克凡正在风头最强的时候,隆武帝现在返回南京,搞不好就会变成另一个汉献帝……他主动提出还都南京,到底是真是假,是推脱,是试探,还是打算直接赤膊上阵再来斗一场,汪克凡一时无法判断。
郭维经急急忙忙的摊牌,也有些诡异。
汪克凡要求重开大都督府,只是漫天要价罢了,根本没指望隆武帝立刻答应,但他偏偏答应了,虽然有些推诿和烟幕弹的感觉,但毕竟开了一个口子,在这种原则性的问题上轻易让步,更让汪克凡难以理解。
桂林,到底发生了什么?
……
孔有德顺江东下的时候,湖南方面压力大减,岳州营和通山营都被调往江西,李润娘也跟随他们的辎重部队,一起来到饶州府。
陆路行军太慢,好容易赶到饶州府的彭泽县,孔有德却已经救出谭泰,一路向北追逐李来亨的捻军,到了庐州府。汪克凡很快送来命令,岳州营和通山营两支部队就地休整,谭啸、周国栋和其他一些文武官员立刻赶赴南京,参加会议,李润娘也一起前去。
不用带部队,赶路的速度就快了许多,大家结伴而行,没几天就赶到了南京城下。谭啸和周国栋没能参与宁镇会战,甚至没能参与东征,大半年来基本上都是坐着看戏,早就憋不住了。济尔哈朗虽然被消灭,尚可喜还在湖北,屯布儿还在安徽,谭啸和周国栋一路上都在商量,怎么说服汪克凡,尽早对湖北和安徽发起进攻。
李润娘却有些纠结。
那个男人,那个冤家,自打和他成亲后就聚少离多,这次又有一年没见面了,平日里连书信都没有几封,留在脑海中的身影甚至都有些模糊
喜欢残明请大家收藏:(m.dmbook.win),耽美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