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了俞青给的这些东西,众人都有了很大的启发,短短数月,天工堂就研制出了不少东西,上次那批极为纯净的玻璃就带来了巨大的利润,如今连山庄上的窗户都由油纸换成了玻璃,亮堂堂的。
京城中的富贵人家也都换上了玻璃,连带着玻璃镜也流行开来,俞青名下的店铺赚了个盆满钵满,已经在南方开了两家分店。
俞青命人从中分出百分之一,作为研发人员的红利,这次参与研发的人员都按功劳分得了不少钱,众人看了都羡慕不已。
俞青又命人传下话去,只要做得好,人人皆有奖赏,若有重大研究发现者,不仅有红利可拿,还可以得到封赏。
自此,众人的积极性越发高了,每隔一段时间都有小成果出来,成品源源不断送往店铺。
也幸而有这些店铺的收入支持,养善堂与学堂的运转才能维持下去。
养善堂专门收留被遗弃的婴孩和无家可归的孤儿,并请了孤寡老人和妇女专门照顾年幼的孩子,洗衣做饭缝缝补补。
年纪大一些的孩子则是跟着庄子上派来的老师傅们学习技艺,虽都是粗浅的手工艺,但只要学好了,将来也能养活自己。
养善堂也并不是白养他们,规定年满十二岁便要到庄子上或铺子里学着做一些简单的事,十四岁便要正式开始工作,可以选择一门手艺学习。
其中女孩子们也是一样,有兴趣有天分的,跟着学习算学、管理、和基础的医学,打理店铺,其余的则是学习编织,纺织等技艺。
若是实在对此不感兴趣的,也可以留在养善堂里,继续帮助孩子们。
不愿留下的,做工满三年后可以自行离开。
这些孤儿,大多是因为战争和饥荒流离失所,对好不容易得来的安稳生活非常珍惜。
养善堂也慢慢步入正轨,那些权贵人家的女眷们原本也会做些善事,自从养善堂成立,便时不时捐赠些银米柴炭等物,一则能讨好了皇后娘娘,二则也可以留下善名。
对于这些行为俞青并没有拒绝,不管捐赠者是谁,一应物资都由专人登记造册,每样东西都严格登记。
物资的管理由两组人轮流管理,库房钥匙和账目则分由四人掌管,每旬一查,最大程度减少了贪腐的可能。
当然这个方法无法完全杜绝贪腐,日后必然也会出现问题,但至少短时间内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这养善堂是皇后开办,自然没有那不长眼的人来挑事,成立至今倒也颇为顺利,慢慢的,一些流离失所的妇女和老人也都住进了养善堂。
民间溺婴之事也日渐减少,大多弃婴都送到了养善堂门口,毕竟是自己的亲骨肉,如果能有一条活路,谁都不愿下此毒手。
如此一来,俞青的名声简直好到了极致,即便是在朝堂之上,对这位皇后也是交口称赞。
而在去年年前,俞青筹建的学堂便已完工,分别为格物堂、致知堂、国学堂、尚武堂。
学堂招收学生并不限制身份,只要想读书的,只要通过了考核便可入学,一旦被取中,不仅包食宿,每月还有生活补贴,一时间报名的人更是激增。
这年头的穷苦百姓,哪里有几个上得起学堂的,如今听闻有这等好事,自然是喜之不尽。
尚武堂招收的多是八旗中战死军士的遗孤,这些年大清连年征战不休,战死是士兵也日渐增多,这些都是生活在八旗最底层的旗人,家境都十分普通,一旦家中男子战死,便失去了顶梁柱,全靠那一点生活饷银和抚恤金过日子。
俞青此举,一是为了给那些家庭一点帮助,二则也是想借此培养自己日后的势力。
此次尚武堂招收的弟子也不多,只四十六人,其中三十八人是旗人,另外八人是平民子弟。
这些孩子虽是旗人,却处在八旗的最底层,即便将来入了军中也只是普通士兵,爬不到高位,因此并没有引起忌惮,宗室与百官还因此对皇后娘娘的仁善有了更深的认识。
尚武堂除了教授行军打仗的经验外,俞青还另外开设了武术课程,由专人教授武艺,她的脑海中不知装了多少武功秘籍,随便拿出来一样都可以教出一位顶尖高手。
俞青让他们学的是她改造后的一套武功,比较普通,相对而言也颇为简单,对修习者的资质要求不高,练成后当然无法与武侠世界的高手相比,但若勤加练习,不仅可以强身健体,以一当十也没问题。
国学堂教授的则是正统的四书五经,术数、明经等科目。
学堂除了基础的国学,还请了汤若望教堂中的传教士们前来讲课,专门讲授物理、化学、几何、天文、医学等方面的知识。
对俞青此举,大部分人都没什么想法,只是些贫家子罢了,学的又是奇淫技巧,不足为虑。
于是,在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的时候,大清日后的变革已由此开始。
第42章 清穿(11)
不到一年时间, 俞青名下的商铺以已经慢慢扩展到各地, 尤以以百货商铺最为火爆。
百货商铺主要经营的都是天工坊研究出来的成品, 其中新式肥皂, 火柴,玻璃镜最为热销。
不过短短半年,这些东西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成为老百姓生活中常见的日用品。
俞青的资产也已经累积到一个十分惊人
喜欢(综同人)女主她不想穿[综]请大家收藏:(m.dmbook.win),耽美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