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统反驳:若是自己真密谋造反,那肯定不会牵扯其他不相关的人进来,由此可见,公孙策派手下出面这件事基本不成立。况且,公孙策亲信之人只有展昭和包拯,这点众所周知,包拯如今下落不明,而展昭,那日也在巡街,也不可能会出现在中州王府与辽人密谋。至于赵祯说的直接由庞统出面交涉,庞统只用了这几个字解释:
“凭着本王的地位,又有谁可以驱使得了?”
听到这话的展昭等人腹诽:这会儿倒装冷艳,也不知道之前成日围在公孙大哥身边献殷勤的人又是谁?
中州王生性高傲,这点全京城都知道,因此倒是没什么人质疑他的话。
赵祯咬牙,说就算公孙策没有参与造反,但你庞统可是主谋,这点是逃不掉的!
这话,倒是承认了公孙策的清白。
庞统没说话,百姓们却开始七嘴八舌了,说什么既然公孙大人是被冤枉的,那中州王也一定是被冤枉。可见,之前的流言是有多么得深入人心。
眼看着这次公审又要没结果,耶律文才也不得不出面,以狼神的名义发誓自己所说的一切属实,庞统确实有参与谋反。
百姓却不吃他这一套,他们本来就恨死了连年与大宋打战的辽人,现在一个辽人跳出来要诬陷保卫他们的大将军,他们怎么肯依?
见到耶律文才的狼狈,赵祯也没有审下去的yù_wàng了,当场便把主审官的位置给了陪审的一个官员,自己打道回宫。
这无疑又是庞统的一次胜利,但他脸上并没有见到什么喜悦之情,他一直担忧地望着公孙策:虽然在牢里的这几天公孙策吃好喝好,但他自幼身子骨弱,之前生过大病,又接连两次审问,他面色苍白,像是扛不住了。
庞统果然观察入微,还不等审问正式结束,公孙策却在众目睽睽之下晕倒了。
作者有话要说: 表示我真的不是故意不更文的。。。只是不小心忘记掉了而已qaq
☆、第四十三章
公孙策的身子虽然不好,但他却是个要强之人,若非不得已,绝不会把自己的弱点展示给别人看。由此可见,他这次晕倒,绝不是身子虚弱这么简单。
赵祯还没回宫呢,就听见有人来报说公孙大人晕倒了,也是心里一惊,忙叫人宣太医,也不回去了。
礼部侍郎晕倒,公堂上乱的一锅粥,每个人手忙脚乱的不知该做什么好。庞统趁机提议说把公孙策送到离刑部不远的中州王府,也没人反对,当即众人便把公孙策送到了王府里歇下。
太医院里的首席太医关太医立马就被请了去,初步诊断,公孙策是由于本身身子骨弱,又忧思过甚,再加上大病初愈就被关到牢里去了。如今听到庞统没事,一直吊在半空中的心总算落了地,也正因为这一放松,身子一软,顿时没了力气,晕了过去。
由于审案还没正式结束,按理来说庞统和公孙策还算是嫌疑犯,可现在也没人去管这些,庞家一派的官员自然不会去说这点,而保皇派的官员看到连皇帝都亲自来中州王府探望公孙策了,也聪明的不去触这个霉头。
毕竟明眼人都看得出,赵祯并不是真的想动公孙策,反而对他关爱有加。单不说那些名贵的药材被一趟又一趟的送到中州王府,光是从赵祯对庞统的态度就可见一斑。
谁都知道,皇上和中州王不对付。但是,他俩在对待公孙大人的态度上却是出奇的一致。庞统就不用说了,这里就是他的家,对于他日夜都呆在府里守在公孙策身边谁也挑不出毛病。但赵祯却不同了,好好的皇宫不住,却也住到了对头的家中,他的这种用意实在让人深思。
其实赵祯不止一次提出要让公孙策搬到皇宫里住,都被庞统以“病人需要静养不宜出门”给拒绝了,无奈之下,他居然提出要暂时住在王府里,对此,庞统也不能反对。
一座算不上太华丽的王府了住上了目前大宋最出名的三个人,一时间京城里八卦传得漫天都是,连带着,连中州王府周边酒楼茶馆里的生意都好了不少。
公孙策住的,是府里最好的客房。说是客房,其实当初庞统挑房子时已经盘算好了,将来这间房要留给公孙策住,因此,房内的装饰很有一番文士的味道。
病中的公孙策昏昏沉沉的,自然没心思关心这些,而赵祯因为怀着别的心思,对这间房也是挑三拣四的,庞统的一番心意,现在倒是无人欣赏。
虽有名医,但公孙策仍然不见好。头三天几乎一致昏睡着,对外界的人或事物都无反应,后来几天他虽然清醒了点,但仍然只能卧病在床,连下床的力气都没有。
公孙策从展昭口中得知了自己昏迷之后发生的事,再见到庞统和赵祯时心中总觉得十分别扭,但这两天一日按三餐还带加餐的来探望公孙策,无奈之下,公孙策只好避不见客,除了包大娘和关太医,其他人都见不到他。
见不到一心牵挂的人,庞统和赵祯都觉得是因为对方的原因公孙策才不肯见自己,两人更是相看两相厌,甚至到了一见面就互相嘲讽的地步。但默契的是,两人都没有提到这次谋反的事,大概因为在两人心里都明白,公孙策是为什么病倒的。
赵祯是皇帝,也不能在中州王府常住,没几天便也回宫了。倒是庞统,他也闲来无事,虽不能亲眼见到公孙策,在他的院子里溜达溜达也是好的。
这不,溜达着,庞统就见到
喜欢(少年包青天同人)[少年包青天]世间事(庞策)请大家收藏:(m.dmbook.win),耽美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