够合作,边境贸易的未来将是我们的。”
“元宝大哥,有情有义,对我有恩,我也不是个忘恩负义的人,多少年了,我一直想做纺织品生意,也看好这一行,但一直苦于没钱,本想这次做笔大的,如果成了,我就自己干,现在看来,我那点钱根本不行,既然元宝大哥瞧得起老弟,我也一把年纪了,不如咱们兄弟一起干,一定能够成功。”
元宝激动得上前与刘长富抱在一起,有种兄弟相识恨晚的感觉。之后不久,在刘长富的帮助下,元宝的工厂就建了起来,两人的合作步入了正轨。
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俄国参加了一战,远东地区成为了俄国前线的补给来源地。中国东北与俄国的边境贸易迅速发展起来。元宝的纺织生意迅速发展,赚了不少钱。
元宝做生意能抓住机遇,还学着与人共享利益,加上慧眼识人的本领,不到两年的时间他就站稳了脚跟。生意主要交由刘长富打理,他则想方设法地与当地的商人联盟,有生意大家一起赚钱。元宝为了让自己的生意更加稳固,还经营起了旅馆和饭店。上有吴大帅保驾护航,下有得力干将鼎力相助,再加上元宝的魄力,东北的生意可谓是风生水起,他在东北的名气也越来越大,在哈尔滨的商人没有不认识他的。元宝多年在外打拼,一直也没有时间回家,18年北洋军阀政府封锁十月革命后的俄国,边境上的贸易也停止了,元宝终于有了回家的机会。可是家族向东北搬的计划就落空了,既然向北不行,就向南发展吧,元老爷也不喜欢洋鬼子,实在没办法了。
第7章 第七章家族团圆
19年5月4日,北京爆发了五四运动。其中就有当时就读于北京大学的元家老四元吉。
19年秋,元哲八岁了,小家伙长得非常可爱,大大的眼睛,俊朗的小脸,一看就聪明伶俐。平日里小家伙学习很努力,《四书五经》《三字经》《百家姓》《唐诗》《宋词》都背得很好,经常受到老师(家里请的私塾)的表扬。元老爷看着小儿子一天天长大,心里很是高兴,常常回想幸亏当初没把他送人。老爷每次回家来都会带一大堆好吃好玩的东西,元哲从来不吃独食,总是给这个给那个,就连身边的下人都会得到,所以哲儿在家里的地位那是相当的高。三房姨太太都心疼他,但哲儿并没有被宠坏,反而知书达理,有情有义。平日里四姨太对哲儿最好,两个人也特别投缘。哲儿失去生母后就一直认四姨太为母亲。每逢年节,哲儿都要亲自为母亲准备礼物,并找机会送上,表达自己的孝心。三个大哥都已成家立业,平日里不在家,都在外打理生意。四哥元吉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但仍没有婚配,在北京读大学,一年到头能回家一两次。三个大姐姐都已出嫁,家里还有两个小姐姐,都比元哲大几岁,再过一两年也该出嫁了。只有过年时,一大家子人才可能聚齐,那时也是元家最热闹的时候。
这一年冬天过大年,元老爷的儿子和女儿们都带着家人回来了。先是元宝一家,从东北带回了一些特产:人参和鹿茸,人参最多。元府每个人都分得一个,但鹿茸就只有太太们才有。元宝给元哲带的东西最多,除了吃的、玩的还有用的。元哲也常听四姨太说起大哥的事,说大哥人品好,做事仗义,和老爷最亲近。元府上下都知道老爷对元宝最重视,想把家业传给他,这也惹得元风和二姨太的嫉妒。
没过多久,元风一家也回来了,从南方带回了许多洋货:巧克力、手表、小提琴等。元风做事特别有心机,为了让老爷高兴,他托人从德国买回了一架相机送给老爷。二姨太看了心里不高兴,心想这儿子是白生了,心里根本就没有她这个娘。哪知私下里元风拿出了从印度买的金镯子,重量和成色都是上等的,最关键的是上面还有二姨太的名字,二姨太爱不释手,心里非常地高兴,心里想还是没白疼这个儿子。元风对元哲没有特别的感情,但他也觉得这个弟弟挺可爱的。
元寿一家从武汉回来之前先去了趟上海,采购了一些过年的物件。只有元吉两手空空地从北京回来,他是两袖轻风,没钱也没有生意,还在读书。姐姐们也不差,哪个回来都给老爷和夫人们带礼物,元府这架势不是一般人家能想象的。小元哲收获也不少,他的礼物都放在了四姨太的房里,桌子上、地上和床上都是,晚上睡觉都搂着礼物才能睡,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元府够大,房间也多,30多口人都安排住下了,一住就是20多天,有的时间更长,估计得住上一两个月。二姨太一家团聚了就经常在房间里嘀咕着什么。二姨太说:“这两年老爷年岁也大了,身体也不是太好了,说不准哪天就走了。大太太身体也不好,估计也就是这两年的事了。”
元风说:“走了就走了,家里的事您不用操心。”
二姨太的女儿元蘅说:“娘,您是不是担心家产的事呀?”
二姨太说:“那可不是,老爷虽说对我们不错,但这家里人这么多,还有个小的没长大,谁知道老爷会怎么做?”
元风说:“不管怎样,我们还是先把财产握在手里更安全,广州的生意我是不会让给别人的。”
元蘅说:“那我呢?我也要!”
二姨太说:“老爷都给你嫁妆了,就不要有太多的指望了。”在这多说一点,大女儿元蘅去年才嫁出去,老爷
喜欢元氏风云请大家收藏:(m.dmbook.win),耽美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